1、干萝卜缨熬汤乏味——淡而无味。
2、出自: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》宋欧阳修
3、出自:《别董大二首》唐高适
4、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。
5、他们的个性相似,能够相互欣赏、支持和鼓励,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周围的人羡慕不已。
6、尿盆里炒鸡蛋不对味——不是味儿。
7、释义: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8、释义:不必担忧您前去的路途没有知己,凭着你的琴声、你的音乐修养普天之下谁会不敬重你呢!
9、“闭门合辙”
10、惺惺相惜,一丘之貉,狼狈为奸,鱼找鱼虾找虾,
11、他们两人相见恨晚,惺惺相惜,自是沆瀣一气。
12、【第2句】:那两个家伙交情这么好我并不感到奇怪,他们相互夸赞,真是臭味相投的一对!
13、出自:《周易》
14、惺惺相惜,相见恨晚。
15、他们俩志同道合,都喜欢武术,在大学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武学社。
16、出自:《报任少卿书/报任安书》两汉司马迁
17、出自:《赠别晋三处士》唐高适
18、释义: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。
19、毫无二致:丝毫没有什么两样。指完全一样。
20、【第4句】:一个人总需要趣味相投、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。
21、详细解释:
22、“知己从来不易知,慕君为人与君好。”
23、出自:《虚禅人发心丐田》宋代释正觉
24、释义:两人心意相同,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;在语言上谈的来,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、高雅,娓娓动听,没有污秽的语言。
25、吃人饭拉狗屎——没有人味没人味。
26、他们俩各自有着独特的气质和兴趣爱好,却神奇地共同交汇在一起,如此默契也是少有的。
27、释义: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,息息相通。
28、“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“
29、【第5句】:他们彼此趣味相投,惺惺惜惺惺。
30、释义:不是知己向来都不容易遇到,仰慕你的为人便与你交好。
31、狗舔空沙罐乏味——淡而无味。
32、狼啃葫芦头没有人味——没人味。
33、莫问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,
34、他们之间闪烁着不同寻常的默契与互相欣赏,彼此的存在已经成为生活的必要元素。
35、出自:《无题·昨夜星辰昨夜风》唐李商隐
36、作为好朋友的他们两个互相了解、欣赏。
37、那两个家伙交情这么好我并不感到奇怪,他们相互夸赞,真是臭味相投的一对!
38、狼狈为奸,沆瀣一气。
39、喝了五味汤——啥滋味都有。
40、黄鼠狼和狐狸结亲——臭味相投。
41、答:潜移默化。
42、【第3句】:他们俩志同道合,都喜欢武术,在大学不约而同地报名参加了武学社。
43、潜:暗地里;不见形迹。指人思想、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;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。
44、他们俩完全是一对臭味相投的好朋友。
45、发音:qiányímòhuà
46、我们几个年轻人,关系非常好,干什么都是步调一致,统一行动。因此,有人说我们人以群分,臭味相投呗。正是我们臭味相投的几个人,又一起去吃臭豆腐,大家感到,越臭吃起来越臭香。这真是臭上加臭,我们不嫌臭,臭到一块去了也不感觉臭哟!
47、”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“
48、释义:犹言闭门造车,出门合辙。比喻互相投合。11、“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”
49、苍蝇跟屎壳郎做朋友——臭味相投。
50、形容两个人长得很像的成语有:一模一样、如出一辙、毫无二致、相差无几、一模二样
51、两人志趣相投,彼此欣赏。
52、臭味相投,不分彼此。
53、【第1句】:他们两人相见恨晚,惺惺相惜,自是沆瀣一气。
54、一丘之貉:一个土山里的貉。比喻彼此都是坏家伙,没有什么差别
55、臭味相投:多指有坏思想,坏作风的人在志趣、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,彼此合得来。
56、描写两个人相貌很相似的句子或语段有以下这些:1、这俩个人长得非常的好像啊,好像是兄妹啊。2、这俩个人长得像一个模里印出来的。3、她们长的跟双胞胎一样。4、这两个人一见面就觉得似曾相识,因为眉眼间太相像了,就像失散多年的姐妹。5、大家都说小李和他爸爸年轻时长得一模一样。6、在这个班里有一对酷似双胞胎的学生,连老师都经常认错呢。
57、粪缸盖上下棋——臭趣相投。
58、一模一样:意为同一个模子出来的,形容样子完全相同。
59、”两人同心其力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“
60、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
61、“虚廓襟怀作丐游,机缘处处定相投。开田大义聊舒手,得意忘言暗点头。”
62、他们彼此趣味相投,惺惺惜惺惺。
63、趣味相投,心心相惜,犹如黄河泛滥。
64、哈哈,这个有意思,我先来一个
65、狼狈为奸,一丘之貉!
66、一个人总需要趣味相投、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鼓励。
67、他们在网上聊得很投入,你唱我和,彼此间引为知己。
68、沆瀣一气:原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,后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。
69、朋友聚餐,几个人都喜欢吃臭豆腐,真是臭味相投
70、三伏天的狗喘不上气——上气不接下气。
71、他们几个都对火箭有兴趣,所以物以类聚,成立了火箭社。
72、出自:《侯鲭录》宋赵令畤
73、如出一辙,耳濡目染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