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如:难道这朵花不是红色的吗?改陈述句为:这朵花是红色的。
2、如果没有太阳,地球上哪来的花红柳绿?哪来的姹紫嫣红?哪来的硕果累累?哪来的五谷丰登?(选自《太阳》)
3、人难道可以长生不老吗?
4、生活在新社会的人,难道不幸福吗?
5、这样有问题吗?
6、扩展资料:
7、将问号改为句号。
8、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?
9、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?
10、我们遇到困难,怎么能退缩呢
11、难道有比锻炼身体,争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吗?
12、四周围黑洞洞的,难道不容易碰壁吗?
13、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,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?
14、比如,在《人与自然》这一单元中,有一句反问句:“难道你们不该感谢它吗?”
15、登泰山看日出难道不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吗?
16、敢于这样做的人,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?
17、你怎么能乱动我的东西呢?
18、失败了还得干,难道能知难而退吗?
19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作受欢迎的期望和不解。反问句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,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。
20、你怎么能挑食呢?
21、改成陈述句方法是:
22、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?
23、我们难道被困难吓倒吗?
24、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?
25、我怎么能忘记你呢?
26、难道我会不知道?
27、有这样的可能吗?
28、将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如:怎、怎么、怎会,难道、何尝等词去掉。
29、如果没有泉水,这么旱的天气,泥土难道会这样湿吗?
30、有否定副词“不”的去掉,没有“不”的要加上。这是因为否定的反问是肯定的意思,肯定的反问是否定的意思。
31、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,你难道一点感情也没有吗?(选自《长城》)
32、再比如,在《诗》这一单元中,有一句反问句:“难道没有人喜欢这首诗吗?”
33、难道这里不是我的家吗?
34、这难道不是我的铅笔吗?
35、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,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
36、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,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
37、都是你自己找的,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?
38、反问句摘抄:
39、对这种坏人环视,我们难道能不闻不问吗?
40、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,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?
41、你今天难道没吃饭吗?
42、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
43、黄山的云海怎么不令人流连忘返呢?
44、《五年级上册语文书》中的反问句有很多例子。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,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某种事实或观点,并暗示自己的态度。
45、解答: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,用来加强句子的语气,表达强烈的情感。在五年级上册语文书中,这些反问句都用来强调某个观点,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。例如,第一个反问句强调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,第二个反问句强调了地球是我们唯一家园的事实,第三和第四个反问句则强调了长城和白杨的象征意义。这些反问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,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。
46、我们难道能抄袭别人的.作业吗?
47、难道太阳不是圆的吗?
48、在五年级上册语文书里,反问句如下:
49、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?
50、我们遇到困难,怎么能退缩呢?
51、我怎么不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呢?
52、看着游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,心里难道不特别喜欢吗?
53、、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?
54、我们难道要浪费时间吗?
55、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
56、为了使西安四个现代化,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?
57、难道我们听老师的话不对吗?
58、将句末的疑问助词:呢、吗啊等去掉。
59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60、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,我何曾再迟到过?
61、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?
62、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!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?
63、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,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
64、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,表达肯定的观点。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,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,答案就在问句之中。
65、我怎能不爱我的妈妈呢?
66、一年级的反问句:
67、地球不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吗?(选自《只有一个地球》)
68、你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怎么会忘记呢?
69、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、严肃、坚强不屈,至少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强不屈的意志?(选自《白杨礼赞》)
70、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?
71、难道你觉得自己对吗?
72、反问句例子:
73、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,火车难道爬得上这样的陡坡吗?
74、适当做些词序调整,但不能改变句子原意。
75、我们是小学生,难道不要好好学习吗?
76、反问句是对陈述句的修饰,强调语气。加强语气,更明显的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。
77、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,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。反问句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。